造一款技术验证机,还不如说是在为侧板枭龙做前期准备,可以清楚的看到歼七系列飞机,改用大边条翼之后性能。何乐而不为。
方案很不错,若只是这样。飞机让美国人看就看了,想怎么飞都可以。反正美国都购买过一个中队的歼七,还有什么好保密的。
技术验证机的作用只是采集到大边条翼的增益数据而已,以后新的超七是使用侧板技术,没有打算像后世枭龙一样发展,和电传没多大关系。
不过,杨辉现在要的就是突破电传飞控技术,能在这次技术验证机建造中,突破数字式电传飞控技术,那才是最好。
在杨辉的计划中。基地同诺斯罗普的合作最后是不会有结果的,要学习电传飞控技术只有这一次虚无飘的机会。
在这次技术验证机之后,要再想突破数字式电传飞控技术,就真的只能是自己埋头苦干。埋头苦干的精神固然可嘉,但若是有老师的教导,那又会好上太多。
于总师不知道杨辉心里这些弯弯绕,在于总师看来不过是技术验证机而已,验证的是大边条翼技术,又不是数字式电传飞控技术。没有必要在飞控上死磕,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恍然间,杨辉隐约又想到了一个方案,或许还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