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31f发动机的一家生产单位,当年乌法拿到出口共和国十号工程的31fn发动机项目的时候,苏联还没有解体,各个航空发动机的科研制造单位还需要遵守苏联行政力量的协调。★笔趣阁
★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整个航空工业都是处于混乱地状态,而配套的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单位肯定也都是处于开工不足状态,这时候唯一逆势而上的就只有乌法工厂这边靠着提前通过和共和国搭上了线,甚至在共和国这一位面最早期的一批苏27采购中,发动机就是由乌法提供。
后来则乌法就不仅仅是提供了共和国最早使用的一批31f发动机那么简单,正好现在的十号已经实现定型交付,大批的31fn发动机订单同样也是源源不断地飞向乌法工厂,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来自共和国的订单一直都能在乌法进行生产,那么这家工厂只需要靠着共和国的订单,就可以活的颇为滋润。
乌法可以活的滋润无比,相应的其它几个同样有31f发动机生产能力的单位就不服或者说是眼红了,凭什么你乌法就能够活的如此滋润,我们其它的几单位就要喝风?
因此这时候俄罗斯境内但凡有能力进行31f发动机生产的单位,这是早早地就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