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组长道。
“我持反对意见!咱们办比赛,虽然没有直言不准讽刺,但提倡带有主观正能量的作品参赛,是一种常态,这些东西根本不用明说什么,大家都知道。如果这种针锋相对的态度,都能进入全国百强,那么会给其他参赛的年轻人,树立一种病态的榜样。我觉得,年轻,不是任意妄为的借口,不能任由他们胡搞瞎搞。”
“想把比赛办好,办优,还是应该广开门路择优录取的。有能者居之嘛!年轻人,有点逆反,这没什么,大不了再教育一下。如果都是顺毛驴子,不会尥蹶子,也不叫年轻人了。还是应该给点机会的,不应该一竿子全都打到嘛!”
评审会上第一次为了一首作品,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支持的通过的,就有反对通过的,众人在一起争论不休,有愈演愈烈的意思。
常轶见半天也没争论出个所以然来,敲了敲桌子,道:“大家静一静……”
评审组的众人见常轶说话了,停下了争论,都转头看向了他……常轶见所有人都看向了自己之后,道:“我来讲几句……从一部作品的角度来说,有争议,未尝不可。时代不同了,上纲上线呢,眼下就不提倡了。既然这次比赛,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没有标示什么可以写,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