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如果规模再大,供货方还可以为大公司提供赊欠服务。反之小公司是不可能有这种优惠的,不但工程款要分期结算,甚至很多时候还要进行预付款,那么光是在用料成本方面,小公司的劣势和大公司就有很大差距,更别说资金调用了,那就更不是一个级别。
其实最让中小企业担心的是,大公司如果想要单纯的压低利润,以本伤人,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这种政府工程,对预算还是有一定的浮动标准的,难保大公司不会在工程报价阶段把价格压得很低,工程动工以后又以原材料浮动的借口,再把预算涨上来,虽然涨幅还受合约的限制,但以中海大学扩建的工程规模来说,涨个几千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到时候只要相关中标保证了工程质量,政府方面就不会撕破脸皮,至于预算方便,也不是铁板一块,只要不太过分,还是有很多操作的可能的。
大厅里几家规模较大的建筑公司也都纷纷盯着同级别的对手,以免自己一个阴沟里翻船,最后足蓝打水一场空。
当然,各大中小型建筑企业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只是相对中标的可能性比大公司要低。要不然中标的都是大公司,小公司也没有机会,那么干脆中小型的公司也都别来了,因为来了也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