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僧伽的弟子,改成木义。
反正古书中,这个弟子有木叉和木义两种写法。
僧伽的弟子中,只有木叉塑像立在师父旁边配飨,分点香火。
民间没几个人去翻佛教书籍,对僧伽的了解仅限于寺庙,所以只有木叉被写入杂剧、。
木叉生前并未剃发,他的塑像是戴金箍的白衣行者,或许又是《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的原型。
后来宋徽宗路过,看到僧伽旁边这人不是和尚,觉得奇怪,问明之后,就赐下度牒,让已经死了几百年的木叉剃度出家。
不过,杂剧的影响太大,老百姓才不怪皇帝说什么呢,所以木叉依然是行者。
讲僧伽的元杂剧的名字叫什么?
正名是《木叉行者降妖怪,泗州大圣降水母》。
泗州大圣就是僧伽,也就是西游记中所提的“国师王菩萨”,因为僧伽被唐中宗封为国师。
而木叉和泗州大圣并列,都是主角。
最差,木叉也是二号boss。
“可惜,正牌木叉,在主剧情已经被杀过一次,应该还没恢复,来不了喽。”李伟一边自语,一边攻向那些和尚。
通过僧人之间的喊叫,锁定了人间的木义。
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