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基本的条件:
其一:速度,跑轰战术不适合姚明、邓肯、霍华德这种站桩型内线,它需要灵活的中锋,或者说根本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中锋。除此之外,它还需要一个能防遍234号位的锋线摇摆人。这一点,李靖峰这个灵活中锋的条件非常符合,他爆发力和弹跳力好,身体瘦长,脚步灵活,速度也非常快,正是跑轰内线核心的不二人选;而陆宁和孟亦良都可以胜任摇摆人的重任。
其二:投射,跑轰战术多依靠外线手感,全队都需要有不错的进攻能力,尤其是四号位,更需要投射能力很强的球员。在这一点上,启光的这套主力阵容外线投射能力都很不错——除了新手卫逸,但卫逸不需要投篮。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启光的王牌射手,四号位上的叶柏名更是当仁不让,他简直就是为跑轰而生的!
其三:控卫,正如纳什成就了跑轰的偌大名号,跑轰战术也的确需要一个核心发动机。跑轰所有的要素都建立在一个强大的控卫身上,他的速度,突破,传球,视野以及时机掌握能力都直接影响了跑轰战术的效果。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其余四个主力都跟跑轰战术的特点非常契合,苏涵平也仍下不定决心来,因为它对控卫的要求太高了,苏涵平不知道卫逸能否可以胜任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