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最终导致使用的植筋量减少了520根。
这设计是一回事,真正干活又是一回事,像这种桥梁加固施工,主要受力在四颗桩基上面,只要将桩基质量保证了,这个桥墩的加固,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作为楚潭铁路局的老总工,杨启敏显然也知道这种事,所以才没有严格的按照设计来施工,如此一来,便能加快施工进度,不然的话,这两个来月的时间,施工进度不会这么快。
在楚江河看来,对于30cm的植筋间距,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就算放到50cm一根,也没任何问题。要知道他重生前可是设计院的牛人,在八五年,对于火车的动荷载,很多设计员没法计算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教授级人物,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在当时,设计院的设计员之间,流行这样一句话,算不清,加钢筋,既然算不出满足要求的临界点,那么就死命的加钢筋,这也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浪费,当然,施工的质量也保住了。
可杨启敏没想到的是,乔部长如此的较真,居然每一个桥墩去数,最后统计出了植筋数量。
如果乔部长没有统计植筋数量的话,结算的时候,完全就可以按照设计量来结算,毕竟这混凝土都浇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