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他要求两年内必须建造出一条满足时速160km/h的铁路,刘锋不会管你设计和施工存在什么困难,有多大的难处,他只下这个命令,不行的地方,就砸钱,这是刘锋的一概作风。
正是因为这种魄力,才让国内走上了高铁世代。
楚江河微微点头,开口道:“说实话,在我看来,深潭铁路试运营打破速度160km/h,问题不大,关键在于这个速度是否能保持,毕竟深潭铁路的路基、桥梁基础相对薄弱,不要说长时间采用160km/h不可能,即便长时间采用120km/h的运行速度,也相当的困难。至于全国推广,我觉得还不到时候,对于路基如何处理,桥梁如何预防沉降等问题,都还没解决,就像全国型的推广160km/h,很难。”
“是啊,基础不牢固,这是高速铁路的致命伤。”刘锋点头道。
对于深潭铁路的设计基础,他显然了解,在电气化改造前,运行均速还不到45km/h,改造后想运行均速迈入120km/h,相当的困难。
不管是桥梁还是路基地段,面对翻倍的运行时速,都无法承受列车运行过程中长时间的动荷载冲击。
两人边走边聊,来到了楚潭铁路局三楼,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