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飞涨,比如说羊皮,羊毛毡还有青盐。
济宁市面上的青盐在快要进入腊月的之后,已经是涨到一两银子一斤,这还只能是有权势的人家在相熟的货栈中才能买到,同时,几乎具有同样功效的各地精盐也是有销售,但就是卖不上价钱。
不知道谁说过,有钱人需要一种方式来表明他们的富有,在崇祯六年的九月份开始,富人彼此相聚的时候,总是有人有意无意的提起,自己是用青盐漱口清洁,还故作渊博的说道:
“这青盐可就是比鲁盐的清新提神啊!”
这话说出来,你要不是用这盐清洁口腔都不敢张嘴了,当然真正的权贵富豪之家是不屑于如此的炫耀,可管家对采买的家人盯的很紧,一定要买青盐。
其实这东西作假也是简单,可各家各户买的买的,都是互相盯着,谁要是作假必然被别人抖搂出来,那时候,买盐的无脸见人,卖盐的更是砸了招牌。实际上,这市面上的青盐还剩多少,都在谁家,大家都是盘算的清清楚楚,反正早晚有用完的一天。
这是一股歪风邪气,连带着济宁城的药店和大夫郎中们都是把这青盐当作了提神静气的必备药物,开药时还要特意叮嘱病人“一定要用青盐啊,要是淮盐或者鲁盐可就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