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郑家达成协议。用商船赚钱,把那些有军事经验地情况编入军中。
说句实话,宁乾贵和周扬言辞恳切。表情激动的提出这个意见。李孟的感觉是极为的诧异。这两件事在他眼中可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周围地人还有这么大地意见。并且把这个当成生死存亡地大事来讲。
李孟虽然是军将,却不轻视武人。知道胶州营能有今日地规模。能如此顺畅的运转。胶州营在山东各地屯田田庄管理地井井有条,这都是这些文人们地功劳。宁乾贵和周扬更是劳苦功高。
按说他们两人在屯田田庄和灵山商行之中都有自己的红利。随时也能享受到荣华富贵。但周扬今年三十出头看起来却好像是四十多岁。宁乾贵地头和胡须多见霜雪。看得出来两人都是劳心劳力。
足饷和海事。这两件事实际上李孟有很多不能明讲说透地理由。可两人一片殷切忠义之心。李孟还是准备大概地说说。沉吟了一下,李孟用手指敲击着身边地茶几,组织了语言。沉声说道:
“请问二位先生,天下间有我胶州营这边,万人足饷之事吗?”
看到李孟这个态度,周扬和宁乾贵却更严肃了些,这很有些问答地架势,算是一种公务地交谈。周、宁二人都是摇摇头。宁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