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傅少保以及太子的师傅保,也都是重臣致仕以后,才有地待遇;但是唐宋爵位却来得容易得很,一旦宣麻拜相,当即就能封国公,所谓相公相公,说的就是他们又是宰相又是国公,那些拿到了师傅保三公之职地大臣,死后九成九还会被追封为王爵。
到了明朝却反了过来,文臣无野战功勋,绝对拿不到伯爵,但是拿到三公却不少,而武将里总兵官拿师傅保这三公虽然很难,但是基本每朝都有好几个,三孤则多如牛毛,太子三师,太子三孤之类的,甚至连参将游击都有挂太子少傅的。
所以这次,朝廷里也有人想大事化小,直接给李孟封一个太保拉倒,这个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了,反正师傅保本身就是人臣的顶峰了,给了也没什么不对地,甚至可以忽悠着李孟这种不学无术粗鄙无文的武夫,拿历朝的那些名相来跟他对比,告诉他们,文彦博之类的,宁肯不要国公之爵位,肯定也是要师傅保的荣衔的。
李孟有这样一个大胜,按照朝臣的估计,封侯完全够格,或许可以封国公,不过以崇祯皇帝地吝啬习惯,估计也就是个伯爵地封号,而且还不能世袭。
可朝廷的吝啬是朝廷地态度,山东那边却是狮子大开口,这可是一字王啊,大明最亲贵的封号,许多皇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