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祖的那些大刀、长矛以及大明制式的盔甲,这都是山东在进行军队换装淘汰下来的装备,正好是适合杨承祖这支以冷兵器搏斗为主的军队。
杨承祖和大同总兵陈永福不同,陈永福可是把自己的儿子陈德派到了山东当质子,而且去往大同的时候,全家都是留在了开封,他那九千多豫兵,家眷家人也大多在开封城中居住,这忠心基本上不会被怀疑什么。
而杨承祖来投奔过来一个月,就马上要派到山西那边去,而且这一支兵马都是无牵无挂的光棍汉,想要有个约束也是很难。
既然如此,这次就用一支力量更强的部队来牵制,一同北上,这次过来的团守备和副守备,都算是山东的有功精英。
团守备本来是马军的副手,当年在北直隶杀敌立功的魏力,而团副守备则是在涡水之站中立功的王三,才在李孟的身边亲兵营历练完毕,外放出来做官。
两名近支的武将带着加强了火器装备的两千人,足够和杨承祖的两千人制衡了,完全能够占据主导权。
朝廷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杨承祖识得大义,率部来归,特任命为大同边镇参将,归总兵陈永福统属。
尽管临近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可杨承祖带着的这一队人心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