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再和鞑虏的你死我活之中渡过,在这样的心态下,自然而然的会对那些前来投奔的汉民,还有反正的汉军旗有种下意识的信任。
正是这种下意识的信任,导致了种种的隐患,满清鞑虏当然知道若是自己前来投靠的话,根本不会得到大明军兵的信任,那就不如用可以信任的来作为细作和潜伏者,到时候内部发难,让计谋得逞。
在关外这种局势下,满清属于绝对优势,节节胜利,而大明的处境艰险异常,步步失利,许多奸邪小人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和民族,对鞑虏忠心耿耿。
这样的手段用了这么多年,而且是成功了这么多年,对于王海这支人数较少,并且深入敌境的孤军,自然不会不用。
尽管多铎退的仓促,辽南、辽东一带空虚异常,可这仓促间还是有三百多人混了进来,好在是事先有准备,而且这些汉民有些面有菜色,身体佝偻,可也有些精悍壮硕之辈。 这样的破绽也太过明显了。
民族大义这个东西,对很多人都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甚至是意志薄弱之辈都是没有什么感召,在生死和财色权位面前,说放弃也就放弃了。
即便是今日间过来投奔的汉民,也不过因为这半年来满清的横征暴敛,严酷政策已经是逼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