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大尺寸的高精度视频。当然,这还要依仗他掌握的数据压缩解压缩和cdma的码分复用技术。
另一个是长航时问题,这方面胡文海做了大量的妥协。从原来参照翔龙无人机提出的20小时,减小到10小时,最后干脆只要有4小时就已经满足了。
当然,在八十年代能滞空4小时的前线无人机,就是美军也没有这个品种。
既然单架无人机的滞空时间达不到,那就干脆多造几架轮换。胡文海大手一张。只要方案定型,一口气造五架就是了。
第三个问题则是这种新机型无人机的控制律问题,这种为了适应隐身而采取的全新气动外形,几乎没有人在这方面有经验积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第四个问题是电子系统问题,全新机型就必然要设计全新的航电系统。惯性制导、自动驾驶、发电系统、信号系统、控制系统、电传系统,这么多电子设备塞到无人机里,如何稳定工作互不干扰,
第五是机身材料问题,要雷达隐身除了外形设计之外。还有机身材料和涂料问题需要解决。
……
问题一个接一个,不过胡文海倒是对按时完成项目很有信心。原因很简单。站在他背后的是601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