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书,交给了颤抖着手的三家国企负责人。到1986年,这三家国企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破产的企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寻找下岗、买断和国企改革的理论和政策支持,是中国改革上层首要解决的问题。
历史上,可惜大下岗并没有等到社会保障在中国普及的那一天。然而时间不等人,一件正确而无奈的事情,硬上的结果就是几乎断送了公信力和基本盘。那些相信“国家不会不管我”的工人,最终成了最不相信体制的一代人。
是谁的错呢?
只能说是历史的无奈吧。
格里希1993年离开武柴之后,这座曾经的明星企业几乎是转瞬间回到了1985年之前的亏损和人浮于事、缺乏责任心的状态。
谁又是无辜的?
所以对胡文海搞的这个“劳务派遣”。上面可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然而对绣城促使国企内部激烈竞争互相吞并的这个做法。很多人又有不同意见。
国企内山头众多。互相吞并涉及到的利益和权力平衡,更是让人畏如蛇蝎。要是这么搞,单单一个绣城还行,左右不过是一些土鳖坐地户,能闹出多大的动静来?
可要说弄到省级、部级,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