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拓却不太顺利。到1987年,不得不提前推出了386的阉割版本386sx,16位数据总线、24位地址总线,用于争夺286cpu的升级市场。
但这样一来,又冲击了386体系的推广,社会上已经有人在质疑386的性能是否过剩。毕竟市场上绝大多数软件都是为ibmpc应用的286cpu设计,需要386才能运行的软件不是主流。
ibm干脆亲自跳了出来,打出广告质问——你是愿意避免一秒钟的等待,还是愿意把自己一个月的薪水投入到这场毫无止境的性能追逐之中?
实际上,整理表格和保存文档的时候,谁会在意性能差距导致等待多一秒还是一分钟?这年月的pc又没有多媒体功能,不用为了玩显卡危机剁手。386cpu能做的,286cpu多花点时间一样能做到,升级性能真的不是特别急迫的需求。
据小道消息来说,英特尔在财政上因此有些趋于保守。下一代486cpu的研发投资,很可能要超出3亿美元预算不少。是要保研发预算,还是保芯片制程1微米的升级计划?
由此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486cpu原定的八十年代末上市有些困难,要跳票到1990年了。而新的486cpu,也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