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现在都是指望着企业从银行借贷发工资。哪怕是坚持生产的企业,因为其计划经济性质,获得的报酬在市场上高于生产产品的价值,也相当于财政间接的对其输血。
正是全国性的国企运转效率低下,实际上才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要说学者和领导们没有这么想过,显然是不太可能。若非如此,国企改革的压力也不会这么大。
但真有人说,国家在花钱养了一群吃白饭的,这话也不是谁都敢说的。
国企的势力有多庞大?毫不客气的说,百分之九十的城市人口,都是国企的既得利益者。指责国企,差不多就是和当今中国的主流力量作对。
所以国企们伸手向财政部借贷,财政部根本不敢不借。这条输血线路断了,接下来那就是全国动荡的局面。
哪怕知道是饮鸩止渴,那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了。
通货膨胀的治理,只敢从技术性的各种市场层面动作,而轻易不敢去动这条最大的货币放量通道。
如果国企都能实现不必从银行借贷,或者借贷资金能够用于扩大再生产。那么货币投放量当然就会和生产力发展的效率联系起来,哪怕是有一定的通货膨胀,也能反应到市场消费品的增加上,通货膨胀反而对经济有一定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