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这种剧毒物质就当成是氟利昂去理解。于是在这篇文章的读者心中,氟利昂=剧毒化学物质=烧穿大气层=人吸入会死=遇到明火会爆炸,这样的等式虽然不是事实,但却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深刻的烙印。
至于说在文章里作者进行的计算,其实也不是那么严谨。五千万台电冰箱的氟利昂泄露确实非常可观,不过那是十年的总泄露量集中到一起,然后按照大气层中臭氧含量的一个固定值进行模拟才得出的结论实际上,臭氧层自己也不是没有恢复的功能。
反正危言耸听算不上,但多少有点夸大就是了。左右是记者一杆笔,怎么说都是他。
这在二、三十年后都是媒体被用烂了的手段,不过放在九十年代初效果可就不是一般好了。
看过这篇文章的读者,再看自家电冰箱就仿佛是在看一颗定时炸弹。很多读者写信反馈,回家之后再也无法直视电冰箱了,这么危险的电器上市销售难道国家就不管管吗?
中青报的这篇文章,紧接着又被几份大报纸进行了引用和转载,硬是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风潮。对氟利昂究竟有没有危害、有多大危害,报纸上不知道打了多少场笔仗。
胡文海在青岛日子过的倒是不错,要知道青岛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