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模样。
别说是戴口罩,穿防护服了。
这里可不是那些正规的大型企业,都是瑞城乡下私立的小作坊。能有几条加工线,几十个工人同时运转就了不得了。
哪还有心思去搞厂里的卫生环境?
这不,刚一打招呼,陈浩连陈飞的样子都差点认不出来。
直到对方找了块湿毛巾擦了擦脸上的黑垢,这才看清了昔日童年的玩伴,此刻正挤出了一嘴大白牙对着自己傻笑。
“飞哥,厂里最近忙吧?我找你有点事帮忙。”陈浩扇了扇鼻前飞舞的灰尘,对着陈飞说道。
“厂里最近还行,3条线都在跑,怎么了?你要我帮什么忙?”陈飞小有得意的回道。
“3条线都在开工?”
“看来飞哥今年要发财啊!”陈浩感慨了一声。他从小在村子里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早就知道这些铸件厂的生财方法。
只要厂里的订单源源不断,每条开工的加工生产线,一年下来最少能产生20到30万的经济效益。
3条加工线齐开,最次也能挣个上百万!
除去整个厂里工人和原材料的开支,陈飞这个家庭式作坊,一年最少能给他家带来四五十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