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林教授:
您好!
今天办公室里并没有太多讨论您的问题,比较平淡。但是,我在一个主要成员是各校青年教师的qq群里,听到了一些内容,我写给您看看,希望对您有用。
他们讨论的是央美最近提出一个全国学生联展的事情……我觉得他们的想法不太对,正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没有很多好机会,才更应该给现在的学生们提供机会啊,否则,岂不是一代一代毫无进步了么?
此致!”
这封邮件就很短小了。
不过林海文看着“全国学生联展”几个字,还是若有所思的。果不其然吧,董文昌在措辞上,以及《人民文艺》在报道中,用的都是“全国艺术院校美术联展(学生)”,目的明确,就是想要提高这个预期展览的专业影响力。但在舆论里头,它很自然就变成了“全国学生联展”。一个院校联展的主语,就这么变成了学生——全国学生联展,学生联展,学生展,就是个学生画的展。
迅速流于寻常,几乎不会产生什么专业影响力。
就好像一个三十多的人去求职,你能把自己在学校里拿奖学金当成个荣誉去说么?那很可笑了。艺术家也是一样,当讨论起他的履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