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的事情,但扛扛抬抬,买饭买水等等这些破事堆积在一起,也把李东忙得焦头烂额。
好在这部戏绝大多数场景都在京都电影学院内部拍摄,外景非常少,像场地、道具、服装什么的,学院内部都能解决。
而且李东两世为人,毕竟经历过不少事情,所以只混乱两天,工作就逐步走上了正轨。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李东专门组建了负责后勤组、道具组、服装组、勤务组等几个分工不同的小组,再选择一些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
这些京都电影学院的学生,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工作热情却极为高涨,即便没有工资依然做的很努力。
每天晚上他会把召集各组的组长,将第二天的工作布置下去。
第二天早上,他会和各个部门几个负责人进行协调,然后将今天的工作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
随着剧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李东也越来越轻松,他就天天泡在片场里,与黄培仁和老卢他们蹲在摄像机的后面。
虽然根本看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拍电影的过程,李东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可能这也是所有人的想法吧。
黄培仁等人对王波的表现非常满意,这是个真正的演员,他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