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刀势的范围,稳稳落地。
黑衣人缓缓起身,两人背对着对方,风停落叶止,第一回合结束了。
空地上只留下几片残叶,被完整的割成了两半,散落一地。
“好锋利的刀,好飘渺的身法。”斗笠再次惊叹了一句,似乎是对对手的认可。
“我一生和人交手无数,用刀的对手,更不在少数,你的刀,不常见,身法武学更不常见,刀法如舞,又是医仙的帮手,我想,这一定儒门的武学。”斗笠语气透着肯定,像个老江湖。
刀法如舞,儒门的武学?
我突然像被斗笠点醒了一样,大吃一惊,因为我曾经听说过儒门的这套武学,这是。。。
八佾舞!
八佾舞本是儒门诠释“礼”的一种舞蹈,很早以前便是华夏古代最高规格的祭祀舞蹈,正是天子尊崇儒学的祭祀。
《孟兰盆赋》中更有“歌千人,舞八佾。”的乐舞场面。
儒门的先人也凭此创立了一套看似优美,却近乎无缝衔接的刀法,一招不成立刻身形舞动,翻转出下一式,不给对手留一丝喘息,如舞蹈般转换其周身,让对手防不可防。
舞而有韵,生生不息。
这正是八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