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顶上缝隙里漏下的雨水。
外头凉风习习,那老板却还满头大汗,他又端了盆水去倒,却见道上来了一行人,都戴着斗笠、穿着蓑衣,脚踏油靴,看那一行人的走路的气度,大雨天里不急着多雨,还仿佛艳阳天一样的昂首阔步地在走,老板就知道这形容来头不小。
看那些人走路时右手还按在腰间,以老板在清凉山下这十几年的经验来看,只有宫里的侍卫有这个气派。这一行人将一顶小轿围在中间,看不出来头。
清凉山的这个方向上只有一间姑子庵在腰上,这行人下这么大的雨去姑子庵做什么,麻小二嘀咕道,却不敢跟上去看。
清凉山的前山有许多王公大臣的别院,可在当地百姓的心里,景色最美之处还在后山,所以麻小二在这里搭了个茶寮,赚点儿小钱,对付生活。
虽说从开春起,来清凉后山的人就络绎不绝,可下这样大的雨,又是这样大气魄的一群人,十几年来麻小二还是第一回看到。
那后山腰上的尼姑庵紧闭的大门缓缓开启,若是麻小二看见了定然要惊讶,那尼姑庵虽然建在风景最秀丽的玉泉瀑布边,可一年四季大门都紧紧闭着,连香客也不接待。
门开后,那群蓑衣人将小轿抬了进去,放在大堂上。
若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