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在一些特定的地点放几根石柱或就地取材利用路边的大石,上面刻着这条驿道通往哪里。这个可能是现在公路里程碑和路牌的始祖吧,到了后世大多都会在很多路口或村庄的地方立石碑或者驿站,这种石柱就废弃了。
终于在下午6点左右的时候到达了三岔峡,因为是在山中,西下太阳已经被山头挡住了多半个,用不了多久大山中就会黑了下来。三岔峡,顾名思义就是三个河岔相交的地方。因为是夏季,所以水量还是很客观。我四周打量一下,最宽的那条河岔是向东,这就是老村长说的去镜儿崖最安全的路。在南面的一处陡峭的山谷上面有一些木头支起来的东西,看来这就是村民口中所传的那根古秦栈道了。
我找到了栈道,招呼唐云馨和徐平赶紧拉上骡子往那边去。因为河水还算深,只能脱了鞋子挽起裤腿踏水而过。到了那边的栈道下面,借着太阳的余晖还能看得出,这一段古栈道还算完整,没有我们想象的只剩下一些做支撑木梁,相反,很多上面的木板之类的还保存很完好。看这个样子,比较安全的到达镜儿崖问题不大。
在山谷的背风平整的地方扎下行军帐篷,点起篝火,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上。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徐平不知道从哪里给叉来**条鱼,在火上烤完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