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去了幽州书院,刘虞、蔡邕与郑玄三人都是他要亲自拜访的,除去老丈人不便夸赞自己女婿之外,刘虞与郑玄二人对器具所新产出的纸张都是赞不绝口,也成刘毅此功绝不在战场之下,这些纸张的质量虽还达不到刘毅心中的要求可比之竹简却是方便的多了,其最大的优点便是材料易得且造价不高,比之之前的蔡伦纸柔软轻便了不少,此时已经开始量产。
如今的幽州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是一个占地数百亩,学子逾六千的大型学府了,各式各样的教学设施亦是齐备,比之当初草创之时不可同日而语,前番刘毅就曾与几人商议过重游西域之事,在刘虞等人的大力支持之下书院中也掀起了一股研究张骞班超的风潮,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古今通用,在学子们的一片热忱之中倒有不少尘封多年之事被发觉出来,甚至西域使团也吸引了众多学子的报名参加。
众人言谈之间连郑玄都有感慨,倘若自己年轻十岁的话,他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正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汉末不是后世,没有络,也没有博古通今却英年早逝的度娘,很多的知识都是要在游历之中去获取的。刘毅的学识虽不及诸位大儒,可他本身的传奇性与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却总能激发这些学子们胸中的激情与斗志!
最后众人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