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固是,可要与燕军飞虎军交手却还需细加筹谋,兹事体大,先观诸葛孔明之意再定我军方略不迟,待瑜与子敬先行与之相见,明了其意之后我兄见之方才为周全之法。”见孙策对孙权出言,周瑜一旁言道,自己这个大哥在战阵之上乃是不可不得的帅才,有着令一众战将效死的魅力,可其临大局虽能决断却仍旧稍稍欠缺了一些沉稳耐性,这可能与他的性格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这番见识的确是真知灼见,但要具体行之时就有着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了。
“主公,公瑾之言善也,刘郎生带甲百万,臣谋将勇,又有朝廷大义名分在身,与此人争锋定要谨慎行之,刘玄德能让诸葛亮此时到长沙,徐州建业之处想必局势已然颇为紧迫,如此便算主公要照应全局可仅以此事论却是急在庐江而非在我长沙!”显然鲁肃对周瑜的意见也持支持的态度,说到底双方合作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利益得失之上的,眼下的形势与另一个时空之中赤壁之战前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因势利导为己方谋求最大的利益正是他们身为谋臣应为主公所谋之事。
“恩,公瑾子敬都如此说,那便照此而行,就与孔明言及策出城行猎去了,明日或后日方能回返!”对二人之言孙策是从善如流,其实他自己亦是知道自身的这个缺点,可在战场之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