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他也都要有着一个总体上的规划,前两样事关民生基础在燕地之中已经有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之后只需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良与推广。重要的是交通方面,刘毅也有了开辟京杭大运河的想法,由此来使得南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但若想行此举他此时最欠缺的就是人力,虽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各种政策的实行此时大汉的人口较之另一个时空增加了很多,但要与隋唐之时相比无疑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且这方面是无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根据前一次人口清查的数字,倘若将一切都理想化想要达到隋唐的标准亦要经过将近百年的努力,刘毅有生之年怕是见不到那种盛景了,也只有通过先进的科技说不得才能可补人力之不足。
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就成了历朝历代统治的基础,直至明清之时达到巅峰跨度有两千多年,不得不说它对维护封建集权统治是极有益处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刘毅在治理各州的过程中也是将儒家理论奉为经典,稍有区别便在他更为突出了孟子的地位,尤其是那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与乱世之中这个思想得到了百姓最为广泛的拥护,亦在燕地对各处的顺利接收起到了收拢人心的巨大作用,今后仍将是主流思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