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孟豫章是正经进士,排名居中,难得是青年才俊,林贞自然有三分体面。而林贞光论出身并不很让读书人家看得起,可她自幼也是琴棋书画一路学过来的,又有魏文明的指导,在学问上要说比孟豫章是大有不如,跟诗书人家的女眷比,也不差什么。时间长了,众人也都慢慢喜欢起来。何况比起她们,林贞算是晚辈,甚至算孙辈。众夫人都是有见识的,亦教了她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林贞尤为感激。
林贞到此时,才算正经融入文官圈子,也到如今方知,读书人家真的不常纳妾。至少番禺一县里,叫的上名号的读书人家,若非为子嗣,纳妾可是要吃岳家板砖的。可见勋贵和文臣水火不容也有道理。想到此处,心里彻底松了气,不单为自己,还为儿女。有了孩子的人,考虑的角度就不再单纯。孟家既已算读书人家,孟豫章的同年、好友便渐渐多了起来,日后女儿说亲,尽着这些人家嫁,想来再不用受玉娘那番苦楚。宅斗的日子愈发远了,林贞的心也越发安了。
长康五年,孟豫章任满,考评为优。像他这般年轻的官员,得中平的多见,然则他有师父为京官,又有妻子相助,众人犯不着卡着他的前途,何况他做的不算差,又不盘剥,评个优字并不违心。换任地于桂林,比起番禺而言,正经的附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