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府试,考取了童生,却在院士这一关折戟沉沙。童生而非秀才,仍然不算有功名,不属于士大夫阶层。
二太太的长子,杨府大爷承祖也在一旁道:“业弟最近读书用功了很多,这次一个秀才是稳稳当当的。卷子傅先生看了也说好呢!”傅先生便是族学中坐馆的先生,是老太爷亲自为孙子们礼聘来的,学问眼光自然是极好的。
承业的感激地看了眼这位隔房的大哥。他不似承业般俊美,但十六岁的他英气勃勃,也是一个小小的男子汉了。
老太太满意地看了一眼大孙子,声音和缓,“你虽进了学,也要准备起今年的秋闱了,你是杨家长孙,要给弟弟们带个好头。”
承祖恭敬地道:“孙儿省得!”
二太太看见长子举止得体心中就是一阵高兴。儿子早已考了秀才,已经准备考举人了,老太爷和二老爷考校过他的功课,都说这一科得中的还是很有机会的。不用说,杨府孙辈的第一个进士肯定就是她的祖哥儿了。
反观大房的两个孩子,连个功名都没有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