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旁边有块荒地,易道花一个下午在那开了片菜园,种上些白菜扁豆。每次易道在地里劳作,曲良因便坐在菜地旁的大青石上抚琴。山谷清幽,琴声回荡,衬得平常的琴声也格外幽远绵长。
有时易道兴致好,也会坐过来抚上一曲《凤求凰》。抚琴的易道尤其儒雅,长长的睫毛静静低垂,双手优雅地起落,浑身说不尽的恬淡意态,曲良因常常看得神魂颠倒。她觉得自己夫郎的琴声根本不是凡人能奏出来的,琴仙琴神,也不过如此了。只可惜她的琴音质一般,白白浪费了易道的琴艺。
为了给琴仙夫郎做斫一把好琴,曲良因在小镇找了个遍,终于寻到一颗百年杉木房梁。用二斤米将木梁换下,趁易道出门打猎的时候,请人将木梁拖回杂物间。柔弱的女子拿起斧子锯子,替夫郎斫琴。只是她力气实在太小,等易道从山上回来,她连木头都还没锯开。见到她的窘状,易道接过锯子刷刷刷忙活开。锯木板,描线,掏膛……
三天后,一架黝黑的落霞琴就摆在了曲良因的梳妆台上,琴背面用小篆写着“优昙华者琴”。
曲良因没脸没皮地用朱砂漆在后面添上几个小字,“赠夫郎道”,然后将琴送还给易道。把易道弄了怔了又怔,明明是自己做的琴,接过去时却小心得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