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王者荣耀》是用来背锅的。那小学生的确是花了六万多元,不过并非完全花在这游戏上。新闻记者为了能够凸显出一个冤大头,特地把《王者荣耀》作为主要介绍也不无可能。至于其他的各种网购啦,吃大餐啦,瞒着父母买各种玩具啦之类的写出来会显得很杂,没有重点,所以忽略不写了。
咦?我这篇文章是用来帮《王者荣耀》洗地的吗?
没有的事!
即便没有六万元,真的让小学生往里面投了一万多元钱依然是一个看起来比较严肃的事情。
新闻里面有说道,登陆《王者荣耀》的界面之时完全没有任何关于18岁以下儿童的控制提示,在支付界面自然也没有这种需要验证身份年龄的事情。
不过这也比较正常,毕竟登陆用的qq和微信很多时候都是使用大人的手机,大人的身份证进行控制的,这游戏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登陆者是大人,既然是大人那么当然就没有必要去进行监控。
当然,这位母亲的事情的确是做的很不好,你帮儿子绑定了手机和银行卡,之后又不解绑,甚至还告诉了儿子支付密码。最后儿子花了钱你又怪人家企业没有核实小孩子的身份信息和消费能力,企鹅又不是每次支付都要跑过来给你打个电话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