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害人。
    开元末,渝州多虎暴,设机阱,恒未得之。月夕,人有登树候望,见一伥鬼如七八岁小儿,无衣轻行,通身碧色,来发其机。及过,人又下树正之。须臾,一虎径来,为陷机所中而死。久之,小儿行哭而返,因入虎口。及明开视,有碧石大如鸡子在虎喉焉。(《广异记》)
    这里就讲到伥鬼的故事。
    该伥鬼出现在唐玄宗开元末年的四川渝州之夜。
    蜀地林密,老虎成群,渝州一带,多为虎患所扰,当地居民为消除虎灾,遍置陷阱或机关,但收效不大。
    此夜,渝州界内有村民在树下设机关捕虎,自己攀树而窥。到了夜半,见一浑身碧绿色的小儿,有七八岁的样子,轻步而来,在树下转悠了一圈,将捕虎的机关破坏掉,随后又飘然而去。
    等那小儿走后,树上的村民急忙下树,又将机关恢复,随即再次攀缘上树。
    刚到树上,一头斑斓猛虎即漫步而来,行至树下,中机关而死。村民没敢马上下树,因担心还有虎来。他在树上又隐藏了一会儿,看到先前来的那个碧绿小儿哭号而返,随后钻进虎口。
    这小儿何以对虎如此忠贞?
    现在我们知道了,那小儿,正是伥鬼。
    到了转天,村民打开虎口,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