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魂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发展中,三个角色都顺着自己的逻辑和轨道前进,以致最后他们似乎都不觉得自己有错。
    河神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神,又称河伯。文宗大和年间,山西夏阳有河流名瀵水,一日雨后,有赵生与朋友赏月亭中,“忽见一人,貌甚黑,被绿袍,自水中流沿泳久之,吟曰:‘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赵生方惊,其人忽回望水滨,若有所惧,遂入水,惟露其首,有顷亦没……”按描述,当时的情景颇为好玩:河神正在仰泳消夏。
    后来,主人公追击而去,在庙中发现河神像,想捣毁,被朋友制止,因为大家还是希望河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的。但袁生的故事中,赤水河神的遭遇就没那么幸运了。当然,更郁闷的是袁生,他只能气愤于赤水河神的欺软怕硬。没过几天,他就死在了路上。
    故事中,袁生在庙中发现道成被鞭挞的魂魄是个关键,直接扭转了人物命运的走向。类似摄来人的魂魄进行拷打的场景在《广异记》中也曾有一例:
    玄宗开元年间,一士人途经河南黎阳,天色将晚时,投宿于一大户人家。主人风神俊秀,问其名,自称颍川荀季和。士人觉得有些耳熟,但一时又记不得是谁。入夜后,士人听到窗外有人痛苦地呼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