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十五年,冬春之交。
这是中原地带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时也是北地水草不丰的时季。
往年作为游牧民族的北戎,都要通过高秋对雍国的劫掠,才能勉强度过苦寒的元冬。
只是这些年,有朔国那位大宗师坐镇两国交界之处,莫说劫掠,北戎连放牧的牛羊,都不敢越过商水。
面对一位随手就能放出数米刀芒,真气好似永远不会枯竭的大宗师,草原最勇猛的武士也会变得能歌善舞,乖巧老实。
毕竟马跑的再快,还能快过一位先天强者的刀芒?
没有南人的奴隶放牧牛羊,没有南人的财货交易盐铁,北戎各大部落哪吃过这种苦。
他们是长生天的子民,是马背上高贵的勇士,怎么可以亲自从事放牧的贱业,无法劫掠的贵族又将屠刀伸向了那些弱小的部落。
身高越过车辘的男童被杀死,活下来的女人连带牛羊,成为各大部落新的财产。
那些拥骑过万的部落,大贵族们依旧过得滋润。
可是弱小的部落,莫要说生活,就连性命都不能保证。
渐渐地,开始有部落投靠南边的朔人,先是三五百人的小部落,接着便是人口上万的中等部落。
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