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自打花景途中了禀生,就屡试不中了。
而在花太爷死后,花家不论是进贡珍珠,还是家里的营生,刘氏都以花景途读书心无旁骛才是首要,不让长房插手了,将家中的一切进益都抓在手里交给三房打理。
长房还好,当初花羡鱼的祖母楚氏和母亲康氏都是嫁妆丰厚的,这些年康大奶奶又持家有道,日子虽比不上三房,却也还算宽裕。
倒是二房不容易,在花晋荣在世时,家中事务还能插手一二,等花晋荣一去,二房便只能等着三房从指头缝里漏出三多两少来过日子了。
二房自然不满的,可有刘氏坐镇,也翻不出大浪来,逼着二房依附了长房。
再说回老宅。
老宅右路的四合院,才是正经的正房大院。
花家因刘氏尚在,未能分家,三房人人口不少,但都同住老宅。
二进院子有大天井,上下为面阔五间的上房和花厅的倒厅,左右是三间的厢房,并无抄手游廊,只有连接各处的檐下廊。柱子也非北边那样的大红奠石基圆木柱,而是麻油石的石柱,所以就没有了北边四合院那样的雕梁画栋,只有石柱的朴实本色。
这进院子,住的正是花家的长房,上房是花羡鱼的祖母楚氏独居,东西厢房则是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