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至刚同六部都察院弹劾李景隆蓄奸谋将,其行不轨。同时弹劾都督李增枝明知兄长李景隆有不臣之迹,却无一言规劝,应一同治罪。
永乐帝一直没给以明确答复,始终就一句,朕知道了。要么就是朕会看着办的。
朝臣闹得实在厉害,朱棣也只是下旨斥责李景隆一顿,让他将府内藏匿的蒋阿演等人送到有司查办。李景隆本人却没减薪也没降职,仍旧每日列班早朝。
朱棣太了解李景隆了,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是造反的材料。
至于藏匿凶徒,二十八个人,能干什么?
因为盛庸的的死,朝中的建文旧臣多人心不稳,如果再严厉处置了李景隆,怕是会出不小的乱子。
朱棣想大事化小,骂一顿就算,朝臣却不愿意。
该着李景隆倒霉,因孟清和和沈瑄联手打压积攒下的怒火和怨气,一朝爆发,都朝李景隆喷了过去。
六部尚书,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六科,共同上疏弹劾李景隆不法,照这架势,不把李景隆打倒,绝不算完。
孟清和能安全脱身,一因弹劾他的罪名站不住脚,二来有沈瑄回护,三是陈瑛等惹恼了天子,引来雷霆之怒。
李景隆倒霉就倒霉在,他府里的确藏匿了亡命之徒,又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