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不自量力,胆大包天,自己找死。
    言及此处,不必郑和王景弘出面,甚至不用船队中的文官开口,几个文吏就能驳斥得对方哑口无言。
    这就是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区别。
    进一步发展大明的文化教育事业,很是必须。
    确定了下一步计划,郑和宣布散会。
    宝船放下小舟,文武各回各船。
    丁千户没急着走,而是将孟清和令他寻药一事禀告了郑和。
    临行之前,孟清和告知丁千户,一应行事,皆不必隐瞒。
    “适当借助他人之力,未为不可。此为利国利民之事,无不可告人之处。”孟清和能同锦衣卫交朋友,自是以心怀坦荡的形象示人。以他对郑和的了解,听闻此事,郑公公定会第一时间发现其中的关窍。
    甭管怎么说,两人也算半个师兄弟,不看僧面看佛面,借着道衍的关系,郑和终究会帮忙。
    过了这些年,孟某人不会再试图挣扎费力,和道衍划清界限。知道他和沈瑄的关系之后,永乐帝都没咔嚓了他,叫道衍一声师傅,被灭掉的可能更小。
    脑门已经被打上“佞幸”的印子,加盖一个“宦官之友”的大戳,也算不得什么。
    事情果如孟清和所料,丁千户道出寻药一事,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