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思,偷摸动手动脚,染指老朱家认准的宅基地,不好意思,占了多少,必须加倍还回来。
顽抗耍赖,黎季牦父子就是前车之鉴。
靠着大明出兵,占城才摆脱安南的威胁,否则灭国是早晚的事。
暹罗虽然强横,朱棣一顿威胁痛骂,照样脚软。
老挝,缅甸等虽是番邦,境内却设有明朝的宣慰使司。
想想脑袋发热的后果,孟清和都替这些番邦捏了一把冷汗。
永乐朝,大明军事实力相当强悍。文官集团偶尔脑袋犯抽,却不乏名臣,更不像明后期党争一般,屁股决定脑袋。选错了队伍,再有能力也靠边站。
对内,文武相争始终存在。对外,无论文臣武将都能摆正立场,动起手来,完全不会手软。
虽说和朝中文官集团不对付,孟清和也必须摸着良心,给这些士大夫一个中肯的评价。即使大部分时间,这些士大夫都相当讨人厌。但在必要时候,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例如任交趾布政使的金忠。不说永乐帝,连孟清和都知道,他和朱高炽的关系不一般。依然得朱棣重用,只因其的确是个人才。从中央到西南边陲绝不能算做“荣升”,由六部天官出任交趾布政使,换种说法,就是变相贬谪,但论交趾如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