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摸着下巴,仔细琢磨,最终得出结论,未来某一天,两位王子归国继承王位,大明在浡泥国设置宣慰使司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对日理万机的永乐帝而言,浡泥国王的死,只能算作一个小插曲。征讨中的朝鲜,预期出兵的鞑靼,北巡,迁都,修建长陵,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精力。
    朝廷船队按照预定日期出航,郑和三人前往刘家港,朱棣无法亲自前往,干脆抓了儿子当壮丁。
    爹有事,儿子服其劳。
    朱高煦没法反抗老爹,只得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穿一身亲王衮冕,在鼓声和号角声中登上高台,汗流浃背,仍坚持严肃状。
    朱高燧借口老爹是给皇兄下达敕令,他是顺带,坚决不上高台。见朱高煦瞪眼,干脆拉上请旨出京的孟清和,讨论出航的船只是否安排妥当,带回来的货物该如何分派。
    孟清和无语。
    该安排的早安排好了,现在讨论,不嫌借口太烂了点?
    “殿下,您真不上去?”
    “不去。”朱高燧同是一身衮冕,随意拨开冕前垂下的玉珠,似因阳光太过刺目,眯起双眼,“父皇下旨给皇兄,孤不必凑热闹。”
    斟酌片刻,孟清和认为,不接话最妥当。
    “父皇赞兴宁伯聪慧机敏,遇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