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例。
    还有人提及夏元吉同孟清和有私交。据称,兴宁伯随大军出塞前,夏尚书特意前往府中拜会,两人很是想得。差点结义拜把子。夏尚书能教导汉王世子,更是兴宁伯举荐。
    猜测同流言四起,各种目光聚集到夏元吉身上。
    羡慕的,憎恶的,好奇的,嫉妒的。
    如夏元吉之前预料,他在朝中的名声出现两极分化。交好者有,巴结者有,割袍断义者亦有。夏尚书却丝毫不受影响,心中笃定,谁能笑到最后,方才是赢家。
    兴宁伯行事不拘小节,却每有出人意料之语,虽欠文雅,却直指重心。
    夏尚书想得开,夏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朱瞻壑缠上了朱棣,一天几次往奉天门跑,主要目的可以概括总结为一句话:仗都打赢了,少保什么时候回来?
    朱棣被缠得没办法,却偏偏生不出半点火气,实在是孙子太招人稀罕,下不去手,开不了口。无奈之下,只得遣人把回宣府不久的朱高煦召回来。
    想打仗,有的是机会,先把儿子哄好再说。否则朕扔你回南京,天天和文官大眼瞪小眼!
    这是恐吓,赤果果的恐吓。偏偏却相当有效。
    老爹恐吓儿子,儿子没处说理去。朱高煦只能打包行囊,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