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形成激烈对抗,也就不存在强迫。
所以,这种曾经熟悉的记忆的淡忘,催生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陌生可怕的记忆——莫名产生骂人的冲动。自然产生排斥与抗拒作用。
就好像对自己说:“我怎么变得这么无耻暴燥了?”
其实是父性记忆的淡忘,才令他产生疑惑与抗拒。
分析到这,似乎已经接近了强迫的病根——人格偏离。人格偏离不外乎两种:男孩偏向母亲,女孩偏向父亲。
但即便全面了解了“人格偏离”,还远远不够。
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答——人格为何会无缘无故偏向于母亲,背离父亲?
就像惯性定律一样,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静止的保持静止,运动地保持运动。
人的心理也应如此。没有外力的推动作用,人格是不会无缘无故失衡的。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一部分人一辈子都健康,而另一部分人随便受到暗示就会诱发心理疾病。
因为有部分人没有经历外力的推动作用,保持着心理的健康惯性。
外力是偶然的,并非每个人都会经历同一外力事件。
所以,经历过偶然外力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