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Z女受到爱情的伤害,然后自残的时候,M才有可能“临危受命”,来安慰Z;然后渐渐让Z感觉到自己对她的爱意,以获得Z的好感。
由此可见,Z的自残行为,对M来说,简直如获至宝。怎能不爱?
当然,他的意识会竭力压制这种不良的潜意识冲动。
人们对喜爱的事物总是容易接受的。
M也就渐渐接受了自残行为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接受并非完全的接受,自残毕竟只是帮助M实现对Z爱的一个工具。
人的求乐本能,是不可能允许这种伤害的接纳。
所以,M又特别抗拒这种自残的冲动。
从而形成这一对激烈对抗——强迫症。
他的恐刀、恐高,都只是源于那个女孩曾经做出的危险举动。
由此可爱,对爱欲的迂回追求,才是导致这种强迫的真正原因。
还有一个例子。与上例类似,但对“伤害”的恐惧对象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在乎的人——如母亲和爱人。可以称之为“妄想症”。
也是一位内向自卑的男子J.他总是在亲人或爱人受到外界的一点危胁之后,无限夸大,异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