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父性作激烈抗争,形成——强迫性人格。
后来,他把母亲的感情转移到别的女孩身上后,又屡次遭受失恋打击,连与父性抗争的条件都没有了,因为女孩都不爱他,不需要他来为之维护。
所以他无可遏制地把人格完全转向父性的暴戾,以此求得女孩的自责和自省。迂回满足他爱的渴求。
经过深层心理分析后,他明白了自己生病的机制,认为是过度维护母亲的地位所致,而忘记身为男性的本性。
如果必得男性的阳刚,他根本无需为维护母性作那么多努力和抗争,也就不会形成强迫。
于是,他有意地去接纳男性的刚烈。以此摆脱强烈地抗争导致的强迫。
因为经过前面的分析,他明白了强迫和抑郁是共生的。强迫消失了就不存在抑郁。
因为人格已经恢复平衡。
但是,在实际经历中,由于以往那种迂回退行满足的经验,又不可避免地重新使他走极端。
他会认为要接纳男性的刚烈,就必须有意去脱离、否定、排斥母性的依赖。
因为他这种做法是依据心理医生的理论。
但实质还是一种退行满足。
极其隐秘的潜意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