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还是智力不高?
却几乎没有人想过,包括他自己,“我到底想不想读书”这个问题。
如果一开始就不想读书,方法的探讨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曾经有一位学生,每次在重要考试前都莫明其妙产生一种悲观心理——我一定会考砸。
准备越充分,越有把握,这种疑虑越强烈。
一般人看来,这种悲观心理是毫无必要、毫无道理的,是不自信的最典型表现。
但从深层心理来看,这种心理却是十分合理的。
那是他的潜意识在“反抗”考试——为什么一定要迎合老师和别人的评价,考个好成绩?
从后来的分析中,确实找到了答案——在遥远的过去,在一次偶然意外的事件中,他对老师产生了微妙的妥协,才导致了以后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疾病。
对考试的疑虑,只是在恢复那时健康的、不妥协的自我。
我几乎可以肯定:只要是自我真正坚持的东西,而非妥协的产物,就一定会自信并取得成功。
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因为几次重大挫折而认为自己在别的方面也一定会失败,导致悲观绝望。
这是因为在前面和后面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