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一整套维尼龙生产设备,建成后发现天然气供一应无法解决,就算把重庆钢厂的天然气全部移过去也不够维持一半的开工;大庆化肥厂引进一条美国生产线,将原有职工1520人一精一简到315人,其后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技工素质无法保证专业协作,两年后不得不“改回去”。
还有盲目引进,利用率低下,在87年,汉江市对引进工作进行普查,发现全市87家企业共有911台设备,价值5100万元,长时间空置,有的连包装箱都没有打开。87年12月15日的美国《商业周刊》估计,中国工厂的闲置设备价值约200亿元,其中相当部分为一年前的引进设备。
另外成套设备偏多,技术性引进少,在引进热中,成套设备占80%,单项设备占17%,而被当作目标之首的技术引进则只占3%。很多设备引进后,其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和设备维护等仍然全部依赖外国公司。
重复引进,缺乏规划,1986年前后,沪市共引进12条彩电生产线,两年后,只有7条在运转,其余的全部闲置报废,此类现象,在各行业和地区比比皆是。
在引进热中,泥石俱下的事情常常发生,比如青江省通过港岛的一家贸易公司,从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