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相应的管件变大变粗那么简单,首先在材质上就要有变化,原先的材质很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压力温度条件,这标书里说得也很清楚,管件的材料要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碳素结构钢或者符合标准的合金钢。
光是这两种钢材国家现阶段就很少,然后还要对钢材进行重新设计模具进行锻造,最后还要焊接成型,这一系列的工作对于现阶段的国家来说基本上是无法完成。
但是刘琅可以呀!起码在焊接阶段能够用国内最先进的增强焊接技术对其加固焊接。
刘琅估计了一下这个项目大概需要有几十个三通和弯头吧,只是这些三通和弯头都是巨型的,最大的可能都得有近一米的直径,光是冲压技术国内现阶段就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完成的,因为这需要用至少五千吨以上的油压机,这种油压机的价钱都得近千万人民币,这部分最后得交给国外企业去做。
另外国内能够完成的这么粗管径焊接工作的人至少也得是七级焊工,而且由于材料材质的强度非常高,焊接难度自然更大,能够完成这些工作的工人恐怕不多。
显然吉北省也没想过国内企业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他们面对的应该就是国外的企业,尤其是岛国企业,因为岛国的电力技术非常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