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瞎吆喝”,没有多少利益。
现在要回归了,内地广阔的市场马上放开,到那时,港岛的众位明星“杀入”内地,在内地可以发行唱片和电影,本土明星怎么抵抗?
想到这些邵老先生真是得意得很。
刘琅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可他没跟老先生说实话,八九十年代的确是港岛娱乐文化的巅峰期,但巅峰期就预示着距离衰败也不远了,事实上也是如此,等进入新千年后,港岛的娱乐江河日下,再也无法恢复往日之荣光了。
其实就在此时,港岛的音乐、电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原创不足、盗版肆虐、盲目追求效益,一刀刀捅过去早就千疮百孔。
九八年谭校长对金曲奖发出一声叹息,他说:去年挑选出来的成绩较佳的歌曲的五十首,其中三分之一‘不堪入耳’,这个现象实在恐怖,这些歌曲已经成了鸡肋,九九年黎天明宣布退出歌坛,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天王时代渐渐偃旗息鼓。
另一方面,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与台湾的发展,港岛在文化自由上的绝对优势也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渐渐被赶超。
当大陆这边开始制造茂宁、杨小英等初代市场化偶像歌手,通过《弯弯的月亮》实现反向输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