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班补习的方式,相对补习老师来说,压力略大。不过,杨锐已是做了好几年的金牌补习老师,对付几十名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
到了午休快结束的时候,被杨锐挑选出的题目已是一扫而光。
“讲讲难题吧。”有学生喊了出来。
杨锐摇摇头,道:“做好了简单题,达到及格线,就能通过高考,现在还用不着讲难题。”
“总不能每科都达到及格线吧。”不少学生因此而点头,基础是一种很玄妙的事,没有就是没有,偏科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
杨锐坚持自己的做法,但也不能硬来。
他想了想,道:“这样吧,我抄几份基础训练的卷子出来,大家试着做做看,要达到及格线,做难题没用,多做简单题才是最有效率的。”
听说有更多的题做,大家都是只点头,不摇头了。
刘珊表情怪异的看向杨锐:“多做题当然好,但你有那么多卷子吗?”
杨锐突然有点好笑的感觉,不是因为刘珊,而是因为她的话。
放到二十年后,学生们看到山一样多的习题册,多半是想哭的心态。80年代的学生又不同了,大家是到处找题做,却因为找不到题而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