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兵组织,是由赤卫队,工人纠察队等组织发展起来的。电影里的洪湖赤卫队,电视里的县大队区小队,以及淮海战役中多达五百万人的支前队,都是民兵武装。
到了建国以后,更是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1959年的国庆节,毛站在**城楼上,看着浩浩荡荡通过广场的首都民兵师,对赫鲁晓夫意味深长的说:我们有一亿民兵。
赫鲁晓夫震惊不已。
实际上,何止1亿,中国当时有2。5亿的民兵。
有5000多个民兵师,有4万多个民兵团。
首钢民兵组建的“钢铁工人民兵师”,下辖13个团,总兵力4万余人,不知吓尿了多少军事观察家。
他们还分别在60年,84年和99年单独组成方队,参与了国庆阅兵。
而在82年,民兵工作的指导方向,来自于小平同志“民兵就要提到战略位置”的论断。全国民兵组织因此进行了精简强化的大调整,人数减少了60%。
这一次,全国民兵总数,真的变成了1亿人。
在民兵工作调整以前,溪县有一个民兵师,下辖三个民兵团。
调整以后,民兵师被简化了层次,不复存在,由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