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指标,也很难从上级部门得到首肯。
另外,工厂毕竟要优先生产,在人才奇缺的背景下,他们肯定得先满足生产需求,然后才能考虑子弟学校。
如此一来,邵亮上学的厂办中学虽然有三层楼房和煤灰跑道,老师却多是提干的工人,要说低水平是不对的,可要说教学水平,那还真的不高。
到现在为止,肉联厂的厂办中学,还没有培养出任何一个大专生。
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子弟,在读高中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县中,只有中考分数实在太低,又找不到关系的情况下,才会读厂办中学。
邵亮今年开学的模拟考试,总共只得了120分,平均每门20分,已经是差的不能再差。
邵工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找到了杨锐头上。
其他老师,可没有给这样的孩子补习的兴趣。就算碍于情面,也没有人认为邵亮能考得上大学。
这可是尖子生也有可能回家务农的年月,谁又敢打这样的保票。
“你们学校有个叫杨锐的,你知道吗?”邵亮拦住一名学生问了起来。他得来老爹的吩咐,不得不来走一遭,态度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被拦住的学生上上下下的看了他一会,